教会与赈灾

十九世纪,福音入华,虽西教士前仆后继,奋身力传,奈何鉴于文化上以及政治上的张力,中国百姓对基督信仰甚为抗拒。鸦片战争之后,中国人普遍认为宣教士乃乘着西洋列国炮艇进入神州,与霸占豪夺中国土地的殖民者一丘之貉,故此很难说服人们接受福音。后期宣教士洞悉民情,了解中国土地上的需要,开始着手推动医疗、教育以及赈灾宣教,福音果效才逐渐得见。

1876至 1879年间,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等省份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旱灾,农作物失收,人民无粮食。当时清朝政府相当腐败,对于民间缺乏关切,送去的救济物也寥寥无几,甚至在发放过程还要被贪官污吏刮收自肥一番,导致民不聊生,苦不堪言。当时饿死的中国百姓高达一千万,甚是惊人。

为此,西方宣教士纷纷发动赈灾行动,各差会万众一心,结合国际救援,把物资、捐款送到中国。宣教士把庞大的人力资源组织起来,成为运送、捐献、救援网络。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国际赈灾计划。著名的宣教士李提摩太当时就亲身前往重灾区,有传说他初到当地,由于不悉灾情之严重,携带的物资银两不足,导致没得到帮助的灾民对他拳打脚踢。然而,他过后再返回,及时带入更多救济物品,百姓见他身受伤害,却毫不念恶,依然前来帮助他们,深深感动。就是这样,许多起先抗拒“洋教”的中国人最终也软化,开始接受福音。

李提摩太对中国的影响起始于赈灾,后期因着希望能更有效地赈灾,他训练政府官员、培育有潜能成为政府官员的贵族子弟,借着教育,改善中国的社会民风,塑造公民社会意识,加强通讯联系及管理系统等,以防再度发生灾难,可以有更完善的制度去应变,对后来中国迈向现代化,影响无远弗届。

赈灾不仅是极难救济,更要预防,既要治标,且要治本。赈灾需要有应急团队和机制,赈灾也需要趁问题未恶化先下手处理。赈灾除了需要提高人民的危机意识,也要培育人民的公德心肠,方能发挥人人相助的精神。教会参与赈灾,乃从罗马帝国时期就早有记录,发生瘟疫时,基督徒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入到重灾区照顾病患,罗马帝国官员及人民因此对教会深深敬佩。

在历史中,教会与赈灾工作素来密切,但马来西亚华人教会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和参与,仍然有待改善和进步。大马虽是避开了地震、火山、台风的险区,但每年季候风总带来水患不断。一旦发生,财物人命双损,灾黎疾苦。教会既处在这样的国情当中,自当义不容辞,不好置身度外。

今年五月15-19日,马来西亚神学院与卫理公会救援赈灾事工(MCRD)配搭一起协办“赈灾与社会关怀”训练课程,望能培育教会掌握赈灾知识,设立应变的团队与机制,好在灾难来临之际,能为当地居民出一份力。盼教会看重此需要,鼓励领袖与弟兄姐妹踊跃参加训练课程。

/邱君尔 | 中文神学教育延伸课程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