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后疫情时代作主门徒
吴慧芬博士 | 教务主任
二零二零年爆发的全球新冠疫情,至今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作息,包括如何建立教会、造就信徒、推展事工和开办神学教育。在后疫情时代作主门徒,一些过去惯用的模式,或许需要调整和再思。
从“工厂”到“家庭”的门徒装备模式:训练基督精兵的“工厂”强调人力多、效率高。神学院和教会并非在训练千篇一律的机械禾场工人,我们是在培育有生命和有思想的上帝儿女。敬虔的基督徒也需要照顾心灵的需要以及精神的健康。我们接触受疫情侵袭的受伤心灵,必须晓得适时给予慰问,而不只是一味强调表现和效率。弟兄姐妹需要多一些的鼓励和安慰,多一点的同理和谅解。总而言之,我们都需要像“家人”一样,彼此爱护和支持。
检视“大”、“多”、“快”的着重:疫情之后,教会出席人数滑跌,事工恢复得缓慢,加上实体活动的思考模式有转变,我们或许不能再强调“大”(设备超越、巨型阵容、声势浩瀚)、“多”(数量多、人数多、活动多)、“快”(强调效率、看重成绩),而是强调实际用途、质量和健康。受伤的兵士还没有处理好伤口、还没有得到痊愈,就还不适合上场打仗。我们不因为事工活动的需要,以及对效率的看重,就妥协弟兄姐妹的身心灵的健康。疫情给我们的体验:“小”不一定差劣,“多”未必等于好,“快”有时欲速则不达。
采用“生命化”而非“事工化”的服事:教会的事工经常会在例行公事之下变成枯燥且事工化,但是生命化的接触会滋润同工伙伴的关系。我们需要培养有真诚对话、花时间聆听、有意义陪伴的服事文化。我们聚在一起,不要只一味谈事工和活动;也不要只有开会讨论事工才能把我们召集在一起。营造多一些享受生活、享受团聚的气氛。生命接触生命,才能影响生命。我们的脚步会慢下来,我们的感官才有机会接触人心灵的需要;传福音工作也不再只看重布道人次,而是看重有深度的生命接触。
疫情给我们很多生命的反思,以上只盼分享一二。